协会动态
通知公告
媒体报道
图片集锦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协会新闻 > 媒体报道媒体报道
中心医院“掌上服务”挂号、付费手机全“搞掂”
2018-12-29   来源:汕头高企   作者:汕头高企

排队,是很多市民到医院看病最头疼的事情。挂号排队、看医生排队、化验排队、缴费排队、拿药排队……耗时又费力让不少人大呼“心好累”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挂号方式开始解决市民就医难问题,这其中包括市中心医院试水移动服务平台,通过微信“掌上医院”平台优化挂号、付费、验单查询和互动等服务,大幅缩短就医时间。


使用手机微信就能轻松挂号吗?该平台运行情况如何?昨天,记者通过微信公众号,体验了一回用“掌上挂号”、看病付费的全过程。


微信挂号省了排队时间


本月24日16时左右,记者打开微信公众号,搜索“汕头市中心医院”,顺利添加了该服务号。掌上就医过程中的所有登陆、就诊、支付、查阅信息都需要通过实名制身份验证,记者输入自己的健康卡、身份证号等信息后,就诊卡信息成功绑定。


接着就可以在微信挂号界面里预约挂号了。记者点击医院微信公众号屏幕下方“就医助手”——“预约挂号”,选择了呼吸内科,系统显示有4名医生可以预约,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名医生,显示25日上午出诊,剩余12个号。记者选择就诊时间段、就诊对象后提交,系统立即显示预约成功。整个预约过程只需1分钟。随后,医院微信号发来一条预约挂号成功通知,通知记者候诊时间、就诊位置,提醒当天提前到分诊台领取排号。该通知还标明了候诊序号,可以提前知道自己前面有几个人在候诊。


昨天早上10时05分,记者根据候诊序号,“掐着时间”提前到达呼吸内科分诊台,拿到了预约的“7号”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外等待就诊的患者很多,记者大约等待了不到10分钟,就听到广播叫号提醒就诊,等待时间比预想的还要短。记者看病过程一共花了不到20分钟。看完病后,记者打开手机,从微信平台连接到支付宝,在诊室就完成了付费。随后又在“个人中心”里的“报告查询”页面查到了本次检验报告。据介绍,患者可以查询1个月以内的检查检验结果,住院费清单、缴费记录等也可以通过“个人中心”页面查询。


上线2月“粉丝”过万


市中心医院的微信平台于10月29日上线,至今已快2个月。医院质控信息科科长、计算机中心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黄东瑾介绍,“掌上医院”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,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为手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。在手机上实现了医院导航、预约挂号、在线支付、报告查看、就诊记录、专家咨询、健康百科等主要功能。


“掌上医院”是否受群众欢迎?黄东瑾告诉记者,“掌上医院”上线以来,目前“粉丝”已经超1万人,2个月来有1191人在平台上绑定了健康卡信息,有587人成功预约挂号,患者普遍反响良好。


“掌上”看病仍需“磨合”


在医院,陪伴父亲来看病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:“我们出门前,先用微信预约挂号,几分钟就搞掂了。来到医院很快就看上医生,没怎么排队。”记者了解到,相比电话预约、网上预约,利用手机软件预约挂号更方便快捷,“动动手指就能挂号”的就医方式让不少患者“点赞”,而实名登记预约挂号也让黄牛没空子可钻,对打击黄牛较为有效。


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,这些“掌上”就医方式仍在“磨合”阶段。由于微信、支付宝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人,中老年人较少人使用此类软件的服务功能,而医院的就诊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,所以在推广应用上仍需一定时间。


记者了解到,目前“掌上医院”只针对全自费的患者,医保结算的功能还在洽谈当中。“功能将会随着大家的需求不断完善,医院也在努力,希望未来能够实现与医保联网,实现在手机终端的医保结算功能。”黄东瑾告诉记者。


排队,是很多市民到医院看病最头疼的事情。挂号排队、看医生排队、化验排队、缴费排队、拿药排队……耗时又费力让不少人大呼“心好累”。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挂号方式开始解决市民就医难问题,这其中包括市中心医院试水移动服务平台,通过微信“掌上医院”平台优化挂号、付费、验单查询和互动等服务,大幅缩短就医时间。


使用手机微信就能轻松挂号吗?该平台运行情况如何?昨天,记者通过微信公众号,体验了一回用“掌上挂号”、看病付费的全过程。


微信挂号省了排队时间


本月24日16时左右,记者打开微信公众号,搜索“汕头市中心医院”,顺利添加了该服务号。掌上就医过程中的所有登陆、就诊、支付、查阅信息都需要通过实名制身份验证,记者输入自己的健康卡、身份证号等信息后,就诊卡信息成功绑定。


接着就可以在微信挂号界面里预约挂号了。记者点击医院微信公众号屏幕下方“就医助手”——“预约挂号”,选择了呼吸内科,系统显示有4名医生可以预约,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名医生,显示25日上午出诊,剩余12个号。记者选择就诊时间段、就诊对象后提交,系统立即显示预约成功。整个预约过程只需1分钟。随后,医院微信号发来一条预约挂号成功通知,通知记者候诊时间、就诊位置,提醒当天提前到分诊台领取排号。该通知还标明了候诊序号,可以提前知道自己前面有几个人在候诊。


昨天早上10时05分,记者根据候诊序号,“掐着时间”提前到达呼吸内科分诊台,拿到了预约的“7号”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外等待就诊的患者很多,记者大约等待了不到10分钟,就听到广播叫号提醒就诊,等待时间比预想的还要短。记者看病过程一共花了不到20分钟。看完病后,记者打开手机,从微信平台连接到支付宝,在诊室就完成了付费。随后又在“个人中心”里的“报告查询”页面查到了本次检验报告。据介绍,患者可以查询1个月以内的检查检验结果,住院费清单、缴费记录等也可以通过“个人中心”页面查询。


上线2月“粉丝”过万


市中心医院的微信平台于10月29日上线,至今已快2个月。医院质控信息科科长、计算机中心主任、副主任医师黄东瑾介绍,“掌上医院”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,有效整合了医疗资源为手机用户提供贴身服务。在手机上实现了医院导航、预约挂号、在线支付、报告查看、就诊记录、专家咨询、健康百科等主要功能。


“掌上医院”是否受群众欢迎?黄东瑾告诉记者,“掌上医院”上线以来,目前“粉丝”已经超1万人,2个月来有1191人在平台上绑定了健康卡信息,有587人成功预约挂号,患者普遍反响良好。


“掌上”看病仍需“磨合”


在医院,陪伴父亲来看病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:“我们出门前,先用微信预约挂号,几分钟就搞掂了。来到医院很快就看上医生,没怎么排队。”记者了解到,相比电话预约、网上预约,利用手机软件预约挂号更方便快捷,“动动手指就能挂号”的就医方式让不少患者“点赞”,而实名登记预约挂号也让黄牛没空子可钻,对打击黄牛较为有效。


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,这些“掌上”就医方式仍在“磨合”阶段。由于微信、支付宝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人,中老年人较少人使用此类软件的服务功能,而医院的就诊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,所以在推广应用上仍需一定时间。


记者了解到,目前“掌上医院”只针对全自费的患者,医保结算的功能还在洽谈当中。“功能将会随着大家的需求不断完善,医院也在努力,希望未来能够实现与医保联网,实现在手机终端的医保结算功能。”黄东瑾告诉记者。


分享到: 更多